登录/注册 搜索

斜岭村

发布时间: | 作者:


一、基本情况

斜岭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4430524ME11018405.2016年由斜岭村孙家村长兴村合并称斜岭村。斜指坡陡,岭指山高,四面环山,故而得名。

位于周旺镇东南面,距离镇政府8公里,距离隆回县城25公里。管辖范围至新兴和邵阳县龙井村,西抵谷脚村,南连竹山村,北至大柱村。全村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29亩,其中水田1370亩,旱土559亩;山林面积6343亩。主产水稻、玉米。全村辖28个组,761户,共2622人,其中男性1446人,女性1176人。民族主要为汉族。现有党员76名,其中男性66名,女性10名。村民主要为周、邵、王三大姓。邵、周两占全村人口18.3%,姓占全村人口的12.8%,另有李姓张姓孙姓等姓氏

       斜岭村清代隶属宝庆府隆回巡检司8都,民国时期属于邵阳县礼教乡第十保。1958年为云峰公社斜岭大队;1961年为斜岭公社斜岭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后为斜岭乡斜岭村;1995年撤区并乡后为周旺镇斜岭村。下辖自然村有周家大院子、井底、洲上、莫子冲等。

长兴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礼教乡第十一保;1958年为云峰公社斜岭大队;1961年改称为长兴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为鲁铎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后为斜岭乡长兴村;1995年撤区并乡后为周旺镇长兴村。下辖自然村有单院子、对门院子、大院子、下院子等。

孙家村1958为年斜岭公社孙家村中队;1961年为孙家村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后为斜岭乡孙家村;1995年撤区并乡后为周旺镇孙家村。下辖自然村有上孙家、下孙家、筲萁冲李家、筲萁冲邵家等。

     二、机构沿袭

斜岭村有周家院子洲上王家井底,莫子冲,铜锣坪/上孙家下孙家,筲萁冲李家,筲萁冲邵家/大院子、单院子、对门院子12个主要院落等。

周家院子  地处斜岭村中部。东至井底,南至洲上王家,西至孙家桂花树,北至斜岭煤矿矿兴桥。88户,335人。因周姓住地,故而得名。有周道,周作,周蕉巴出名大地主名扬周边几十里。聚落形态为块状。地下有煤炭矿产资源。境内有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塔。

洲上王家  地处斜岭村南部。东至邵阳县龙井村,南至铜锣坪,北至斜岭完小,西至莫子冲。70户,306人。院子东南部有一石马,又名石马坪,地处河边建村,以王姓为主,故名洲上王家。聚落形态为块状。境内有石子塘水库。

井底  地处斜岭村东部。北至老石头冲,南至新村部楼,西至周家院子,东至邵阳县龙井村。67户,283人。聚落形态为块状。院子对面山上有一口好井水,故得此名。境内有桐边水库。

莫子冲  地处斜岭村西南部。东至洲上王家,南至单院子,西至筲萁冲李家,北至周家院子。58户,245人。以前石匠在此打磨,又名磨石冲。聚落形态为块状。

铜锣坪  地处斜岭村南部。东至马家,南至北山王家,西至鞭炮厂,北至洲上王家。23户,76人。地形似铜锣得名。聚落形态为块状。

上孙家  地处斜岭村西部。,南至下孙家,西至九弓冲,东至斜岭周家院子,北至三伏冲王家院子。67户,237人。孙姓从新邵小塘迁入此落家,分上下孙家。聚落形态为块状。

下孙家  地处斜岭村西部。东至斜岭周家院子,南至筲萁冲李家,西至九弓冲,北至上孙家。51户,198人。地处下首,故名。聚落形态为块状。

筲萁冲李家  地处斜岭村西南部。东至长兴邵家院子,北至下孙家,西至水口村蔡家冲,南至筲萁冲邵家。73户,255人。李姓200年前从邵东火厂坪迁入此地居住,地形像筲萁而取名。聚落形态为块状。

筲萁冲邵家  地处斜岭村西南部。东至长兴邵家院子,南至竹山村新屋院子,西至水口村蔡家冲,北至筲萁冲李家。62户,226人。1940年代邵姓从长兴村迁入此地居住,地形像筲萁而取名。聚落形态为块状。

大院子  地处斜岭村南部。东至塘里头,南至塘富冲,西至莫子冲。北至单院子。52户,178人。邵姓系山东迁来,因山东简称鲁。故曾取名鲁铎村。因房屋多名大院子。聚落形态为块状。境内有阴山冲水库一口。

单院子  地处斜岭村南部。东至对门院子,南至大院子,西至下院子。北至莫子冲。31户 ,126人。位于中心地带单独建院而得名。聚落形态为块状。

对门院子   地处斜岭村西南部。东至洲上王家,南至大院子,西至下院子,北至莫子冲。23户95人。聚落形态为块状。

三、主要产业

工商企业,种植养殖业等。

 四、主要资源、矿产、特产

        煤炭、水稻、油茶

        斜岭煤矿的兴衰历程

    在不远的过去,斜岭煤矿曾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矿的命运也经历了起起伏伏,见证了兴衰更替的历史。 一、煤矿的兴起 斜岭煤矿的兴起始于一个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矿工们在山脚下发现了一片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的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工人前来就业。 二、煤矿的发展 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斜岭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工业小镇。煤矿产业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斜岭煤矿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丰富的收入来源。 三、煤矿的危机 然而,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增加,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的废水、废气排放导致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矿工们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事故频发,给矿工们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四、煤矿的衰落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但效果并不明显。最终,由于环保和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斜岭煤矿被迫关闭。煤矿的关闭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矿工失去了工作,周边地区的经济也陷入了困境,留下盲目苍夷的矿区和因采煤而塌陷的村庄。结语 斜岭煤矿的兴衰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资源本身,更取决于政策、环境、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在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积极寻求转型之路,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推动绿色发展,才能让一个地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主要风景名胜、景点

     有东汉末年寨子山墓群、阴子岭垌坪红叶子树、阴子岭洞、斜岭花海

六、主要突出人物

国家工作人员78人。大中专学历286人,其中本科102人、硕士8、博士各2人。健在的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担任过正科级实职及以上干部和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士2人,县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九十周岁及以上的长寿老人10,考录上北京大学0、清华大学历届学子0国防科技大学1人。其他重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4人

周成云,男,湖南省隆回县周旺镇斜岭村人,1969 年 10 月出生,1986 年 11 月入伍,1989 年5 月入党,2009 年1 月任原广州军区兵种基地训练部部长,2017 年 12 月评定专业技术六级(正师职),历任分队长、教员、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正营职队长、训练处长、后勤部部长、训练部副部长、训练部部长、训练部部长兼高级讲师,专业技术六级 ( 正师),大校军衔,2020年12月转业,现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纪委专员。入伍 34 个春秋,先后参加91抢修津浦铁路、98抗洪救灾、08 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扑救山火等行动,2017 年作为十九大代表、时代楷模、全国重大典型王锐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各战区军地宣讲个人事迹和军队改革四十余场次无一差错。发表学术文章、经验材料、研究报告 60余篇,多部电教教材和科研成果在全军获一、二、三等奖及进步奖。在各级岗位任职期间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一对好主官、优秀机关干部、荣立三等功6次,军区指派考核专业特级主考官、陆军抽派协考军长,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任务。

30多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我听令守规,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进入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坚持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做人忠诚厚道,对上不依附、不站队,不结伙,对下不许诺、不忽悠、不笼络,用诚心打动人,靠实力说服人。做事稳重务实,谨言慎行,严格规矩,按程序、按制度办事,时刻保持敬畏权力,敬畏法度,敬畏岗位之心。我17岁离开家乡参军入伍,家乡有我太多的记忆,因为家乡亲人和老师培养了我为人为官处事的根本和基础,敢于挑战和拼搏的勇气,所以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乡亲朋友使我朝思梦想!也愿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所能。希望家乡明天会更美好。

周健,男,汉族,周旺镇斜岭村人,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重庆英才-无机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 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无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重庆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评委, 重庆师范大学领军人才(首批2人), 无机化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10多篇,包括《Coord. Chem. Rev.》(IF = 13.324)、《J. Am. Chem. Soc.》(IF = 13.858)、《Chem. Commun.》(IF = 6.319)、《Chem. Eur. J.》 (IF = 5.317)、《Inorg. Chem.》(IF = 4.857)、《Cryst. Growth Des.》(IF = 4.055)、《Dalton Trans.》(IF =4.029)、《CrystEngComm》(IF = 3.474)等。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留创计划创新类重点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重庆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重点1项)、重庆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广西教育科学基金3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5项,2017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第十一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周华,男,汉族,1973年11月出生。周旺斜岭村人。

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9月至1995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学习,1995年7月至1997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政治处宣传干事。1997年4月至2005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政治部宣传干事(期间1999年至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专题部>)2005年2月至2007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某汽车团政治处主任,2010年4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医院政治委员。2000年、2001年各荣立三等功一次,2013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表彰为优秀师旅团主官,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战士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唐古拉印象》获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一等奖、13集系列纪录片《问路世界屋脊》获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二等奖,国家一级篮球裁判。

周吉成,现任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分局副局长,四级调研员。1970年10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周旺镇斜岭村二组。父亲周正生,母亲陈水英,我历任战士、班长、分队长、副连长、参谋、副队长、机关科长等职,退役前任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合同战术训练中心司令部导演部副团职导调员,空军中校军衔。荣立一次三等功,被评为2006年度空军优秀参谋,在院校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转业后,任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分局副局长,四级调研员。七岁就读于村里的小学,1982年考入斜岭中学,1986年考入隆回九中,1990年3月入伍来到了部队. (1992.9-1995.7)1992年考入了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学习无线电导航分队指挥专业。毕业时我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被评“优秀学员”。1995年7月毕业分配到空军鼎新场站导航连工作,担任分队长,1997年提前晋职,担任副连长职务。1999年3月选调到场站司令部任参谋。1999年7月份,空军合同战术训练中心组建,作为优秀参谋人才选调到空军合同战术训练中心导调计划部通信领航科工作。 2016年转业安置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区分局任副局长,四级调研员。

易乔,男,汉族,1976年生,周旺镇斜岭村人(曾用名易九云),湖南农大毕业,历任中国银联江西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银联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中国银联江西分公司总经理。

李海兵 ,男, 1975年8月 汉族 中共党员  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副部长

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效精密机械研究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7月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长期从事大功率脉冲氙灯制备技术与工艺、气体放电技术、先进异质材料连接机理与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的技术攻关项目。获得10多项发明专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王丁喜 ,男,1980年1月出生,周旺镇斜岭村人,教授,主要从事叶轮机气动和气弹设计、分析、优化和相关的高效计算方法和模型的研究,本科(2002)和硕士(2005)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动力和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2009年1月获得英国杜伦大学计算流体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6年任职于英国西门子,从事压气机和涡轮气动和气弹设计、分析、优化。


周森林,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周旺镇斜岭村人,湖南农大毕业,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邵玉,男,汉族,1980年出生,南华大学毕业,现任隆回中医院副院长。

村风民俗

村风民俗深深根植于每个村庄的土壤之中,从最初的祭祀仪式,到逐渐演变的生活习惯,它们承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村风民俗的起源和演变,既有世代传承的烙印,也有环境、习俗的影响,每个村子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元,形成一幅多彩的乡村风情画。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庆祝方式和传统食物。例如,春节时家家户户会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汤圆或年糕;清明节则有祭祖、扫墓的习俗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则有给逝去的祖先烧纸钱,烧衣冠,做桐子叶粑粑。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体现了村民对祖先的敬仰,也传承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也是村风民俗的重要部分,如洗浴、饮食、起居等。在村庄里,村民们有着独特的洗浴方式、饮食传统和起居习惯。例如,村民们饮食方面,村民们喜欢食用自家种植的蔬菜和家禽,认为这样可以保持健康在正月不能吃豆腐,初一不能吃狗肉等等,这些生活习俗反映了村民们对健康和生活的追求。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村风民俗的另一大亮点,如唱大戏、舞龙、舞狮等。这些艺术形式在村庄里代代相传,既是村民们娱乐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信仰的方式。通过这些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的村风民俗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保护和传承村风民俗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尊重村风民俗,同时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村风民俗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村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珍视这些传统习俗,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了解和传承村风民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风情,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八、主要基础设施

道路,山塘水库20口),饮水用电。2014年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2008年至2018年,修水泥路12公里,现在共有2公里乡道,有x187县公路3公里从村里通过。2018年修好了村活动中心。2018年修建了全新的小学教学楼。

九、文化教育情况

人才培养情况。斜岭小学1970现在的爱心希望小学(2018年重建)原来叫大队部的地方,那时周边学校比较少,邻村(竹山,大柱,新兴)许多的孩子都是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1977年左右修建第一个初中即斜岭乡初级中学,当时的斜岭人民公社从谷脚村迁到了斜岭村,整个老斜岭乡(斜岭,孙家,长兴,开田,竹山,水口,潭家,井邵,石鱼,谷脚,阳光,大柱,鲁塘,新塘,伏兴,)的孩子基本上在斜岭初中读过书,走出了很多优秀学子。政策的原因,斜岭乡初级中学随着斜岭乡撤区并乡后,并入了周旺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