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村
发布时间: | 作者:隆回文旅通
长兴村地处隆回县荷田乡东北部,东接岩口镇黄金洞村,南连岩口镇白竹坪村,西面毗邻本乡长鄄村、蒋玉牌村,北邻本乡久佳村。总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最高峰牛才岭海拔900米左右,平均海拔600米,属于多山的丘陵地带。
本村由匡封山、彭家坳、汉家屋场、廖家坳、高家甸、树山里、黄家湾、温基冲、大园里、易家冲、栗子坳、小山冲、竹子域、庙山冲、雷打石、牛才岭等自然庭院与庄寨组成现有的11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010.550亩,其中水田809.66亩,旱地200.89亩;林3883.7亩,森林覆盖率71.43%。2023年底统计,全村共445户,总人口1426人。全村大约60%多的人口姓马,其他还有蒋、易、彭、欧阳、王、袁、奉……等姓,均为汉族。
解放前,这里属于新化县永固镇管辖。宝庆府邵阳的一条小西路途经岩口九龙山的膝头岭(也叫七二岭)、栗子坳,穿行我村远通云、贵两省,因此,村内有栗子坳茶亭和小山冲茶亭(旧名张家际茶亭)两座茶亭,为远行客人提供休憩场所。茶亭已毁,但栗子坳茶亭通道门口的"两邑界毗邻,几番雪拥孤亭,鸿爪迭留新屐印;长安春去远,回忆花看前路,马蹄应恋旧时香"以及"有客为乘凉,登最上头坐危岭风薰,可阜财,可解愠;远来甘渴饮,把个中事烹出山泉熟,好当酒,好清诗"的对联,人们还记忆犹新。
其实,长兴村处在长鄄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不算最中心地带,但是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一条约半华里长的"彭家坳"合面街却成了长鄄地带的经济中心:这里有乡村米行、油盐铺、中药铺、裁缝铺、铁匠铺、歇伙铺、卖肉食的屠案等封建社会落后的经济交易场所;还是每五天一次的乡村贸易集市,周围十几里远近的乡民在此赶场。
解放初期,带有公有制成分的供销合作社、卫生院、食品站也设在这里,以彭家坳为标志的长兴村相较于长鄄地方其他村似乎热闹多了。1958年公社化以后,长甄的政治中心(人民公社办公室、乡政府)设立在长鄄村,接着,把供销合作社、卫生院、食品站也迁往乡政府周围,从此,长兴村不再是长野地带的经济中心。
解放后,长鄄一带划归了隆回县管辖,长兴村也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经历了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合作化运动;也经历了解放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艰难日子,更见证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初步繁荣昌盛的当今时代。其间,不仅是社会体制发生过变化(人民公社化时期,长兴村与牛才岭同属长兴大队,1983年牛才岭分出,单设牛才岭村,2016年又与牛才岭合并为一个村),变化更大的是村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
旧时代,长兴村的村民大都没有土地,靠跑单帮上贵州、耕佃田、砍柴帮工过着贫困的日子。解放后,劳动者当家作主,耕者有其田,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走到了初步繁荣昌盛的今天,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撑下,定为贫困村,经过三年的政府扶持和村民的艰苦奋斗,2017年,如期退出贫困村行列,106户贫困户,349人全部脱贫。如今,鳞次栉比的楼房比比皆是;现代化的家电家具习以为常;11公里村组公路直通每家每户;修理山塘,疏通水圳,改造农田,保证了旱涝保收;村太阳能发电站、"常兴村振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每年6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给村务工作的运转提供了经济保障,38名共产党员,27名复员军人团结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周围,带领勤劳智慧的长兴村村民,正在共和国前进的鼓点声中昂首挺胸,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向前!
长兴村在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荣获2021年、2022年、2023年的“烤烟工作一等奖”,荣获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县级信访工作示范村”,荣获2020年、2021年、2022年的“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荣获2021年、2022年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信访三无创建活动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老百姓由以前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和谐美丽村。
下一步工作,我们将立足本土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蔬菜、油茶、中药材等产业,开发传统农耕体验:开辟小块农田,让游客体验播种、除草、收割等传统农耕活动。民俗节庆活动:依据当地传统,举办特色民俗节日,如丰收节、油茶文化节等。引导村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开农家乐,加工土特产,打造农庄文化,走绿色文旅观光共同富裕的道路。争取创建“省级和美湘村”。我们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理想一定会成功,我们的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