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新村
发布时间: | 作者:
朝阳新村位于六都寨镇西南隅,北纬N27°19′19.00″,东经110°54′33.00″,2016年由原朝阳铺村和原青田村合并而成,东跨辰河水与原曹家村毗邻,西倚大东山和现东山村接壤,南连双胜桥和芙峰丁山相通,北凭紫映山与西山文武为界,全村海拔最高点8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丘岗区以泥灰岩为主,地表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各种动植物繁育生长。村内有辰水河由北往南流经村内约3.4公里,辖内还有冷水、洋溪两条山泉四季长流,分别从美晒羞和神龟山左右自西向东流入辰水河。
村委会距镇政府6公里,辖23个村民小组,835户,总人口3099人,全村劳动力1633人,妇女人口1115人,外出务工人数943人。全村耕地面积1174亩,其中水田1057亩,旱土117亩,林地5246亩,溪流河域水面面积700余亩。
农业主要有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药材有尾参、金银花、百合等;土特产有辣椒、红皮香蒜、生姜、腊肉、猪血丸子、糁子、苦荞、小米、糍粑、水蜜花粑等;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鸡、鸭、鹅等为主。
航拍朝阳新村
鸡公垴俯瞰朝阳新村
朝阳新村综合服务平台
文化广场
朝阳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驻地旧址——朝阳学校早期建筑
朝阳学校早期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都寨镇朝阳新村朝阳学校内,是朝阳学校的早期建筑,又称朝阳老区学,始建于1928年,曾为民国时期中和乡乡公所所在地,见证了邵阳地区早期教育事业发展,该旧址是红二、六军团领导人长征“南下湘中”以来的首个会师地点,也是红军长征在隆回县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实物见证。
1935年12月18日清晨,红二、六军团主力分别从隆回司、黄泥井和鸭田战场前往寨市(又名赛市、现名六都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将司令部设于朝阳学校内,二、六军团主力宿于六都寨双江口、洪江、朝阳铺、马坪与荷田乡秋田、汉江坪、社凼一带。红军长征过六都寨先后三天时间,在此得到休整和补给,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人的红色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2021年12月入选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秋,三年建成,因座西朝东而得名。占地面积4725平方米,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凹字形四合院,一楼四周青砖砌墙,其余木料结构,石基青瓦,中间礼堂三层,其他两层,四方里外都有回廊。中间花坛,园中丹桂,年近百龄。门窗花板花样中西结合,通风采光排水都非常讲究。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人有:地学家欧阳缨、教育学家欧阳粹、法学家欧阳涛、经济学家欧阳本先、学“毛著”第一人廖初江、欧阳楚龙等。
神龟山溶洞石笋
清澈的辰河水
美丽的箩索潭
神龟山雷祖殿
神龟山登山大道
文化活动 送戏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