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溪村
发布时间: | 作者:
排溪村地处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范围,距离隆回县城40公里,隶属七江镇,位于镇区较偏远的西南山区,东接六都寨镇排竹村,北临司门前镇众乐村,西与腊树村隔湖相望,南靠美丽的魏源湖畔,全村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226户,人口858人,地形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0%,这里人杰地灵,山水如画,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和谐,村民勤劳善良,盛产竹笋、杨梅、板栗、水蜜花粑、猪血丸子、腊肉、湖库小鱼干等特色农产品。
山水如画,风光旖旎
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
民风淳朴和谐
村民勤劳善良 ,盛产特色农产品
排溪村地处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范围,距离隆回县城40公里,隶属七江镇,位于镇区较偏远的西南山区,东接六都寨镇排竹村,北临司门前镇众乐村,西与腊树村隔湖相望,南靠美丽的魏源湖畔,全村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226户,人口858人,地形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0%,这里人杰地灵,山水如画,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和谐,村民勤劳善良,盛产红薯、竹笋、油茶、杨梅、板栗、水蜜花粑、猪血丸子、腊肉、湖库小鱼干等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我村积极筹集资金、动员群众,对我村村内道路、自来水、太阳能路灯、垃圾集中处理、村部办公楼、村民文化广场、改厕等项目进行了建设,到2024年,我村主干道窄改宽(3.5米扩宽至4.5米)共5公里,村组硬化入户道路12公里,安装路灯200盏,建垃圾收集站点16处,发放环保垃圾桶150个,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3户,修建自来水储水塔3座,对全村226户人畜饮水进行了升级改造,达到100%安全用水,对全村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从而使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隆回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下,成立了魏源湖排溪村青年志愿服务队,为建设排溪村美丽乡村贡献力量,先后获得“2021年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大家越来越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厚,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赏山玩水,吸天然氧吧,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感受,该旅游项目方案的申请建设,旨在为市、县增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山水观光、旅游探险、休闲露营和生态度假,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我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重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结合我村现有旅游资源情况,大力开展排溪村旅游开发,初步制订排溪村旅游综合体建设方案,具体报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排溪村旅游综合体项目
二、选址地点:七江镇排溪村
三、项目背景:为实现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目标,切实推动我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乡村游”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经考察论证,结合我县总编规划,在我村依托秀美山水,筹建开发一个风光烂漫、田园诗画、湖水幽雅、人与自然和谐的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乡村体验、农家特产于一体的“排溪村旅游综合体项目”。
四、项目概况:位于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范围排溪村,距离我县南北干线S242省道与在建的新新高速约3公里,四周风景名胜繁多,交通优势较明显。距隆回县城40公里,大东山低空飞行营地15公里,魏源故居12公里,高洲温泉20公里,云上花瑶虎形山景区35公里,处于我县“举魏源旗、打花瑶牌、掘滩头宝、建美丽城、亮向家村”旅游产业链中心链段。排溪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分区组团建设,开发漂流玩水、环湖观光、溯溪探险、垂钓游乐、休闲露营、特色民俗、生态农庄、果蔬采摘等休闲旅游产品,体验刺激漂流、幽幽湖水、层层梯田、清清溪流、悠悠山风、淡淡花香,让游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忘记一切烦恼和压力,自由自在放松心情。同时,本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古朴的自然村落,幽静的山村民宿,绝美的湖光山色,盛产红薯、竹笋、油茶、杨梅、板栗等,当地群众自产水恋花粑、猪血丸子、腊肉、湖库小鱼干、甜酒、豆腐乳、红薯粉等加工农产品极具地方特色,是体验山村农家生活的好去处。
五、项目的必要性:1、当前回归自然、健康休闲,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开发观光休闲为主,以农家乐旅游为辅,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当地农村建设的发展。2、排溪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建设是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需要。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现有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的消费,同时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一举三得的项目。
六、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开发思路:把现代农业与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及其旅游价值融为一体,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切入点,实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条件的共享产业。总体思路是利用本村土地、劳力、自然等资源,结合政府扶持、社会资金和休闲旅游的消费优势,建成集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农村体验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项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高起点、优结构,创特色、广辐射、长效应;以市场运作,多元经济成分并存,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分年分期实施,循序渐进,讲究实效,边建设边对外开放等。
七、项目的可行性:排溪村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利,可依托并随着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魏源湖故居、高洲温泉、云上花瑶虎形山景区打造的热点,而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八、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主要规划项目包含:岩底坑-象嘴冲约3公里漂流,魏源湖环湖观光栈道、旅游码头及垂钓台、妙山冲深潭玻璃水游玩、野牛坪溯溪探险、排溪塘梯田观光平台与低空索道、朝水湾湖心半岛露营基地、特色民宿等。建设和改造内容:1、打造具有乡村吸引力的景观,美化村庄入口、道路指示牌,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观景台、环湖栈道、旅游码头,整治农田和水源,修建亭台水榭等景观小品;2、乡村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手工制作、溯溪探险、抓鱼摸虾、果蔬采摘等;3、水上乐园项目:漂流、垂钓、游泳、水上游乐、湖边露营等;4、乡村民宿和农家乐:修缮古村落,改善老旧房屋,建设蔬果园,提供舒适、安全、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餐饮服务,让游客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及模式: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一期工程为500万元,二期工程为4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投资900万元,流动资产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与模式:政府扶持、社会资金和村民投工投劳自筹共同建设,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与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村民的部分果园、山林、土地、鱼塘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运作模式。
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当年即可产生效益,按全年接待3万人次,每名旅游者消费100元(人民币),预计年创产值达300万元。该项目具有投资回收期短,产生效益快;2,社会效益:有利于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促进了本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调整我村农业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镇经济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十一、环保措施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不产生破坏,且加强绿化保护;在营业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无影响,是一个环保型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综合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