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合理村

发布时间: | 作者:


合理村文旅简介

 

司门前镇合理村地处上魏家塅“狮象把水口”西北,位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文武二魏”名人故居之间。北距镇政府3公里,南离县城55公里。地域为东西向8公里之远,南北向塅中仅一箭之遥的长方形。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地貌西为高山峡谷,东为丘陵平地。境内东边的金水河,西部的枫溪江,两河都并行从北向南注入魏源湖。本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塅内中心,毗临《国家湿地公园——魏源湖》。狮象来仪,群峰拱秀,农舍田畴,秀丽如画。这里居住集中,人口稠密,是个“七山一水半分农舍分半田”的地方。居住分布在“两凼两冲两条街”(即屋石凼、田凼、车水冲、杨梅山冲,老杓巴街和新建河街)。居民房屋,气派闪眼,不亚周边,堪比县城。村支两委政务中心恰好设在全村居住正中心。解放后的1958年至2018年撤区并乡建镇前长达60年之间,金潭人民公社(前期辖原羊古坳公社8个大队)、金潭乡人民政府先后设本村《龙氏宗祠》和魏氏《龙驰堂》(伪县长私宅或原址)。

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67户,现总人口2276人,现有耕地775.28亩,山林5001亩。主产稻谷、红薯、杂粮、药材、果蔬和油茶等。地处西部边沿捧掌山是我镇四大林场之一,近年开发的黎家冲山岸百亩油茶林基地硕果喜人。今村内设金潭中心小学,金潭中心幼儿园。本村的主要特点是:“山多树多矿产多,屋多人多砖刀多”,“山上是银行,田里是粮仓,地下是宝藏”(东部田、河产金、西部山下产磷产铅锌)。在这方得天独厚的地域,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厚,令人艳羡看重。解放后的六十至九十年代,枫溪江隆回县国营铅锌矿,红火了几十年,为隆回县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设民营造纸厂,利用矿井排污)。七八十年代的社队集体企业,金潭公社铅锌矿、磷矿兴旺了一二十年。改革开放后的八十至九十年代群众“采金热”,“全村金凼遍田垅,抽水机声轰隆隆,看谁凼里产金浓,有的一夜变富翁”。“砖刀多”是本村的传统手艺,现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占外出务工人员80%以上,俗称“半边菜刀”打天下,成为致富的好门路。

旧时的合理村有过辉煌的年代。乌石凼龙家大院与田凼魏氏大院相邻并茂,比肩齐辉。村内从南端狮象水口到长田里建有一座桥亭、一座神庙,两座牌坊、三座祠堂、三座庵堂(即狮象水口桥亭、石龙庙、石龙庙茶亭、朱泥坝石牌坊和木牌坊、龙氏宗祠、魏氏嘉裕公祠、魏氏石峰公祠、车水冲栖贤庵、杨梅山黄冲庵和知止庵。这些历史名胜古建筑彰显魏家塅、钟灵毓秀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这里早在明清时期设有私塾,书香门第,拔贡科甲。魏氏祠堂“选进士”的金匾高悬。民国时期设有黔深中学,魏氏基高小学,龙氏群贤小学。教化启智,拓宽心灵,培育俊材。故旧时文化的根脉深厚,出的“顶子”多,富翁多,“勒皮带子”多。令人钦佩的是解放初期长田里,“左右一邻居,国共两将军。”一是新中国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的开国少将白天(魏巍),曾得到毛泽东赏识称其为儒将。一是抗日指挥衡宝战役的名将,曾任国民党97军少将参谋长的魏鹤霄(魏克训),赴台后任总统府参事。故合理村堪称“将军故里”。“将门虎子”,其子魏惠生,改革开放后曾任邵阳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值得铭记的是:19456月处于抗日决胜时期,中央军在魏家塅驻军一个师的兵力建立《中美联合抗日指挥所》于金潭村魏湘玉碉堡里,由军队在本村田凼院子门前至四十里老木桥西的田垅修建起《抗日临时机场》,跑道长约一千米,宽八十米,起降过三架飞机,主要与芷江机场对接。当时正值激烈的雪峰山战役,全塅上空战机穿梭飞行,至815日,日军投降后,机场复田复耕。故今树标堪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启后人,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振兴中华。

合理村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更有着神奇的传说:如狮象把水口,便是天宫王母娘娘丢失玉佩金钗后,派遣天将下凡找寻宝饰时乘坐的座骑,留下镇守在此宝地。金谭塅曾经的二十四景中的麻绩桥是田凼里明代魏母绩麻纺线操劳长年攒下的私房积蓄,行善修起的木板桥,以方便行人过河,人们为铭记这位大爱无疆,德行天下的伟大慈母,故命名麻绩桥而流芳千古。座落在村西巍峨雄伟,尖峰突兀,直插云霄的韩家寨,相传是古代一韩氏将军,不满朝廷,叛逆对决,败走落寇,来此占山称王,霸道一方牧四周百姓,殁后建寨主庙于峰巅,塑其像以供奉。直至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止,每逢大旱人们抬菩萨祈雨,少不了抬寨主公公下山,浩浩荡荡簇拥在魏家塅中,敲锣打鼓满塅团团游,祭祀后又抬上山峰入庙复位。还有“处在深闺人莫识”的“世外桃园”高堂山(捧掌山半腰)就是魏氏六世祖魏添梅公的居住地。单家独户,以渔猎为生。曾拜师学有法术,法名魏法梅,身怀绝技,打猎精准,飞禽走兽箭下难逃。殁后,人们奉为“猎神”,谁家禽兽走失,就烧冥钱,敬梅公公,许酒牲愿,顶礼膜拜,祈求失而复回。在旧社会许多道教徒,根据梅公公宗师法术,衍生出妙趣横生的庆娘娘、杠神、打醮、打时、打符、收惊、捞魂、烧胎、寄名、许愿心、还庆贺愿……等等而融入五彩斑斓,独具地方特色的“梅山文化”流传甚广。

自强不息的合理村人在各个时期总是奋勇争光,从未落后于人。在六十年代率先办起了小型水电站和机械碾米厂;七十年代兴办起村级企业经济场、林场和建筑队;改革开放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近年在狮山打造名胜景区,群众集资恢复文阁与古刹,发展旅游事业。全村主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容美化,垃圾统清化,饮水自来化,家用电气化、生产初步机械化,运输车辆化,生活质量化。久负盛名,享誉全县的《合理村文艺宣传队》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化生活。已故民间老艺人魏裕民曾享受政府生活津贴。现盛行中乐队,西乐队,腰鼓队和健身舞,体现出村民新时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欢乐祥和,充满阳光。

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是合理村的一大亮点,封建王朝出“顶子”,如今出“才子”。尤其崛起一批出类拔萃的高学历、入品位、上档次的贤俊,在党政军界的厅、局、县、团、处级干部屈指可数,在各战线各界别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职称科技人员为数不少。可喜的是近年“凤毛麟角”的清华、北大和名牌大学生、出国留学生如雨后春笋,挺拔争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了一群先富户和民营企业家,如魏舞瑞、魏立龙兄弟就是其中的显赫代表。近年魏舞瑞又牵头引领湖南梅公河旅游开发公司投巨资2.2亿元打造本村枫溪江飘流,为魏源故里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在当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在上级的指导下,鸿猷在胸,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