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白地新村

发布时间:Dec 19, 2024 | 作者:袁道喜


白地新村简介

公元1072年新化置县,高平并入新化县,更名永宁乡。1927年更名为永固镇,白地、白泥坪、象山三个老村隶属于永固镇西乡的灵真村1952年成立隆回县政府,永固镇划入隆回县,更名高平镇。2017年白地、白泥坪、象山三村合并,更名白地新村,寓意为新征程、新使命、新责任,一切从“新”开始。

白地新村管辖范围红锦村,西抵红山村,北与颜公村和龙山村接壤,正南方倚坳红山脉,与荷田乡的九佳村毗邻。版图面积7.8平方公里,水田1926亩,旱土392亩,林地7000余亩,现有住户1030户,总人口3700余人。

白地新村是由原永固镇西乡的灵真村部分地域演变而来。灵真山位于本村白泥坪境内,灵真村以灵真山为中心,环周围辐射约10里地域和所住黎民构成,含九溪岭、黄金洞等;境内有各种穿越时空的儒、佛、道、仙文化历史遗存。在经历数百年的岁月中,传承下来的是忠厚、孝顺、贞节、义气,和平共处,友好互助,唯耕唯读、引人向善的传统美德。历代以来,人才辈出,被称之为状元村(现有在外工作的厅级干部3人,处级干部10人,科级干部15人,千万以上公司法人12人)。村内地名、院落名称引用或为典故,或为传说,或以形状称之,还有一些古迹在大跃进、破四旧时期被损毁或拆除。如今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村民幸福感、满意度逐步提高。

1)历史遗存古迹

       喻家学堂(现为白地小学)

王氏宗祠(现存一栋主堂)

白马仙娘庙(仅存小庙,常有信士登山求吉)

顶山大王庙(仅存遗址)

灵真山大殿(大跃进时期拆除)

雪山庵堂(仅存遗址)

祥隐庵庵堂(仅存遗址)

观里(即现在观下冲,道观破坏)

鹅梨界茶亭(仅存遗址)

分水界茶亭(仅存遗址)

龙眼冲茶亭(仅存遗址)

黄板桥古驿道(现改建成通达公路)

雪山土纸坊(损毁)

黄板桥土纸坊(损毁)

县办林场场部(仅存场部住房一栋)

2)愚公移山 功绩永存

在人民公社时期,广大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间奇迹。修建了:晏家垅水库、燕山冲水库、甘基坳水库,高山人工开山造林两千亩,开出了百亩大邱,是高平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成果之一。在农业生产,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方面至今发挥重要作用。

3)近十多年来,历届村支两委紧跟上级党委政府步伐,发动全村党员,动员全村在外成功人士,带领全村老百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励精图治,积极作为,成果逐渐显现。

① 全村路网日趋完善,硬化村组公路16公里,并与颜公、红锦村连通,公路扩改3.6公里,新修通达公里12公里,与何田乡九佳村连通。

② 架设路灯220余盏,方便广大村民生产生活。

③ 全村高压电网改造完成,低压电网改造象山片全部完成,白泥坪片完成60%,全村架设了变压器12台,用电矛盾基本缓解。

④ 修建水坝6座、水渠4千米,农田升级改造580亩,修建机耕道路3千米,旱改水项目60亩,造林绿化200亩,河堤保坎砌筑1000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⑤ 新建村级平台480平方米,硬化村级广场1500平方米,方便广大村民。

⑥ 引红锦村水源,解决颜公中学及白泥坪片区广大村民的安全饮水。

白地新村据高平之上游,有沃壤完萃之美,东有白泥坪,灵真山,西有象形湾、灵官坳,南有坳红山脉、轿顶山、雪山,更有青山灵石雄居于北,这里群山绵延、田垅广阔、物产丰富,地貌应和东低西高,水往东流的山脉走势,四季美景如画,大自然形成奇山秀水,百姓择此安居乐业,心中感恩党和国家。



农家小院

老人活动中心

农家小院

日趋完善的路网

白地新村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