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界回族乡架枧村
发布时间:Dec 19, 2024 | 作者:
历史沿革
架枧村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山界回族乡下辖的行政村,1949年属武冈县紫阳乡;1951年划归隆回县属第一区,1952年属隆回县第十五区,1953年属隆回县三阁司六区,1958年为红旗公社四方井大队架枧中队,1961年为民族公社架枧大队;1984年撤设乡时为山界回族乡架枧村至
今。
架枧村特色
清真寺 |
山界清真西寺成立于1997年11月30日,由当地回族群众集资兴建。寺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架枧村,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是周边地区知名的宗教与文化地标。山界清真西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其主体 建筑以绿顶白墙为主色调,房顶上镶嵌着象征伊斯兰教的弯月标志,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寺庙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包括礼拜大殿、讲经堂等,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精髓。山界清真西寺不仅是回族同胞的精神家园,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它见证了当地回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通过这座寺庙,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美食牛肉
每一片黄牛肉都经过精心挑选,保证口感与味道。搭配上独特的烹饪工艺,保留了肉质的鲜嫩,更增添了独特的口感。
养殖基地
绿色生态,健康之选——土鸡土鸭,让你品尝大自然的美味。
回归自然,品味土鸡土鸭的醇香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健康的饮食。我们的土鸡土鸭,散养在绿色山林间,无添加、无激素,为您提供最纯净的美味。
土鸡 、土鸭养殖
它们是来自乡间田野的精灵,是自然的孩子。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它们自由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土鸡、土鸭都有着独特的优点,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自然之美。
红糖甘蔗
纯手工熬制甘蔗糖是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的传 统产业。山界回民种植甘蔗的历史已有百年,手工加工甘蔗糖亦近七十年之久。这一传统 产业主要分布在该乡老屋、民族、南寺、架 枧、四方井五个少数民族村。山界土法蔗糖 制作工艺原始环保,符合现代人崇尚原生态 和天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正因为没有经 过精炼、脱色,甘蔗中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都得以保留,它的钙含量是白糖的10倍,铁含量是白糖的3.6倍。山界甘蔗糖因此而芳名远扬。
古法红糖
山界土法蔗糖又叫红糖、黑糖、赤砂糖,熬制的土方法很简单。回民一般以石灰为清净剂。将榨好的甘蔗汁过滤,倒入锅中,猛火狂煮,等甘蔗汁沸腾后,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可以将汁中杂质浮起,这时可用勺子将杂质滤去。继续大火猛煮。并不断搅动锅中甘蔗汁,加速汁中水份蒸发。直至锅中起浓稠状,此时需把控好火候,火力过猛可能让红糖产生焦苦味。沾一些汁浸入冷水中,看能否凝固,如果凝固则可起锅,装盆,散热冷却后,甘蔗糖自然凝结成块。
架枧村风土人情
乡村,是时间的低语,是空间的记忆,它让每一个远行者的心灵得以栖息,也让归乡人的情感有了最深的寄托。在这份独特的风情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人文关怀与温暖。探索风土人情,就是一场关于发现、理解与共鸣的旅程,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心灵得以真正的旅行。
人情,是这风土之上最温暖的色彩,是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共同编织出的文化纽带。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它们或深沉内敛,或热情奔放,让人在不经意间为之着迷。
在美丽乡村,绿色生态是生活的常态。这里有甘甜可口的新鲜果蔬,有家养鸡鸭的天然美味,更有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纯朴的美好,回归生活的本质。
这里的山川风物,无不揭示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感受到风土人情的独特魅力。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不仅为这个地区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人们带来深刻的心灵感受。
架枧村美学风景
晨曦初照,炊烟袅袅升起,与轻纱般的薄雾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呼唤。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桃花晶莹剔透的花瓣显得愈发妩媚动人,让人陶醉其中。
油菜花,阳光下的黄色海洋,它用生命的色彩点缀了春天,让世界焕发勃勃生机。
一颗颗红宝石般的杨梅,闪烁着阳光下诱人的光芒。每一颗都蕴含着丰富的滋味,让你瞬间沉醉在这夏日的美味中。
傍晚时分,夕阳如金,将天边染成绚烂的橙红,群山剪影渐渐融入夜色之中。孩子们在村头嬉戏,笑声清脆,那是童年最纯真的乐章。夜幕降临,星空如洗,银河低垂,万籁俱寂之中,只有虫鸣与风声合奏着夜的交响曲。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光影交错,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痕迹。几位老人摇着蒲扇,闲话家常,那份悠然自得,是城市喧嚣中难以寻觅的安宁。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美好之中。乡村,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提醒着我们,无论世界多么繁忙,总有一片净土,等待着心灵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