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坡红军长征路,位于金石桥镇云雾山村,原为老鹰坡古驿道,始建于明代,是邵阳通往溆浦的官道,地势险要,古人认为人行艰难,只有老鹰方可飞越,且山上有形似“鹰嘴”的岩石,因此得名老鹰坡。古道从上坡起点至坡项共15里,均由青石板砌筑而成,路宽处约2米,窄处约1米,现仍保存较好。
坡顶建有一座亭子,曰“德懿亭”,半坡中建有一座亭子,曰“半坡亭”。半坡亭,屋面与木结构于上世纪70年代已倒塌,现留有石墙、石门遗址,宽10.8米,进深12.8米,面积138平方米,残存墙体高处为1.68米,低处墙体高0.72米。1935年12月11日,红二、六军团从溆浦兵分两路连续向东南急行军,造成东渡资水重返湘赣根据地之势,调动国民党军东进。由于敌军围追堵截,12月14日,贺龙、任弼时等率红二军团从老鹰坡进入隆回境内。老鹰坡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2月14日,红二军团主力经老鹰坡时,路窄临崖且被冰雪覆盖,三匹战马摔下山崖。炮兵连因带有辎重,留在老鹰坡上的亭子中宿营。当地群众破冰开路迎亲人、护理红军伤病员、安葬红军烈士、捐赠军粮,留下了许多红色故事。